佰富彩采购大厅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深汕科技生态园中厂房林立,一台高射雾炮机正不断喷出水雾,对施工作业产生的高处扬尘进行洒水降尘;赤石河两岸青山连绵,一艘小巧的无人船正驰骋于水域中央,向执法人员手中的遥控器发送巡河过程中的自动采样数值......
近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积极探索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新路径,构建一体化执法监管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1%,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7.6%......以不断提升的执法精度、力度和温度,交出了一份生动的生态答卷。
“无人船+无人机”协同作战
创新建立“水陆空”三栖监管模式
青山如黛,流水潺潺,一艘橙色的小船正巡弋在水面上,激起道道水花。
据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现场执法人员介绍,这艘体型小巧的简易无人船搭载着各类传感器,在赤石河和嘉田水库等水域进行自动采样后,便能将电导率、温度、溶解氧、PH、浑浊度等五个数值传递到遥控终端。
伴随巡河无人船同行的,还有空中翱翔的无人机。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流域水质监管领域,常常可见“机+船”协同作战的身影。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快速锁定水质异常区,配合无人船安全、高效采集排污证据,并快速分析水质,为保护“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提供精准执法支撑。
现场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探索‘非现场执法监管’的工作方式,尽量采用一些科技手段,包括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同步提升执法精度和力度。”
同时,还运用数字化思维,落实环境行政处罚全链条电子化管理,实现所有行政检查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率、现场检查信息上传率、案件录入率三个100%;编织污染源在线监测“一张网”,监测范围涵盖重点排污单位、餐饮行业等30家固定污染源,推动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创新“红黄蓝绿”四色管理机制
对首批5家“绿色”工地给予鼓励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出台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考核工作指引,创新“红黄蓝绿”四色管理机制,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采用表彰奖励、专家帮扶、减少现场执法等方式对首批5家“绿色”工地给予鼓励和支持,激励快速提升环保水平。
执法人员表示:“考核细则涵盖了对扬尘的管控、对施工废水的控制等多个环保要素,再根据打分推行对应的举措。85分以上给‘绿牌’,75分到85分之间给‘蓝牌’。‘红牌’就相当于不合格,需要企业加大力度整改。”
“当天气炎热干燥的时候,我们每天都会开启自动喷淋系统,保证在上下班期间不产生较大扬尘。并针对现场的作业点配置了移动式雾炮机、高射雾炮机,对厂内高处扬尘进行治理;整个施工作业期间,都有一台洒水车,进行全方位的路面清理,避免‘带泥上路’。”作为首批获得“绿色”工地荣誉的企业,深汕科技生态园项目环保专员罗秀川介绍,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的专家还会定期向项目进行帮扶指导,梳理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现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柔性执法为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创新开设练兵“微课堂”,邀请资深专家从企业精细化管理、执法监测有效联动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教学。同时,组织军训队列,培养一批行业执法能手,持续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三全”执法练兵,业务骨干走向讲台,分享一线执法案例和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力,打通实战培训的“最后一公里”,让执法更精准。
在确保执法力度的同时,还让执法更具温度。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邀请环保专家对25家重点企业开展水、气、声、固、废等多要素“综合查一次”,现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着力解决环保疑难杂症,为企业纾困解忧;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制度,免罚金额40.5万元,通过帮扶整改、提示警示、教育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引导企业自查自纠。
“没搬到深汕之前,我们不知道要规避些什么,总担心不合规被罚款。现在专家会提前告知注意事项,我们知道了怎样做是合格的,如果再做不好,感觉就更不应该了。”好声音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品质总监董春铭说。
文/徐怀 陶清清(南方日报)通讯员 胡亚平 倪大伟(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
往期 ·精选